伊人成长激情综合|www.久艹av|欧美一区二区大片|日韩久久AV无码|无码免费理论福利|熟女人妻三区四区|伊人在线视频观看|精品国产黑丝Av|狠狠插五月天激情|国产区在线xxx

物流金融下一步發(fā)展,突破口、融資途徑在哪里?

2019-05-24 15:04:34

——2019年5月10日物流金融年會圓桌論壇(一)


參與嘉賓:

北京順和同信科技有限公司CEO、創(chuàng)始人顧威;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商業(yè)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

易見股份CTO邵凌;

中金支付有限公司產業(yè)金融事業(yè)部物流行業(yè)總監(jiān)顏立冬;

 

主持人:現在的產品無法滿足這些巨大的訴求,對此有何觀點?

 

洪濤:現在最大的問題主要三個方面:

第一個,轉型轉到哪兒去?

第二個,升級升到哪兒去?

第三個,金融業(yè)與物流業(yè)怎么樣融合?

 

這三個問題可能是當前困擾產業(yè)發(fā)展最大的問題。比如說轉型,物流企業(yè)也在轉型,它現在由物流轉到供應鏈。金融企業(yè)也在轉型,怎么樣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同時兩個行業(yè)在轉型的過程中,都面臨一個問題,怎么樣融合發(fā)展?相互服務、相互促進,轉到哪里?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升級?是不是簡單用現代科技?是不是簡單照搬一個模式?


第三,怎么融合好?金融企業(yè)首先任務是防范風險,防范物流企業(yè)會出現哪些問題。物流企業(yè)大、中、小、微型的物流企業(yè),它們怎么得到比較好的金融服務?同時我們現在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由傳統(tǒng)向現代的情況下,如現在是智慧物流、智慧金融,現在提到大數據物流、大數據供應鏈或大數據金融,這些問題確實是當前面臨的,這些問題不解決,物流金融或者現在講的供應鏈金融不可持續(xù)發(fā)展。

 

主持人:其實這些前瞻困境是無法具體落地的困境,可以這樣理解是吧?

 

洪濤:就如習近平同志所講的,“怎么樣穿一雙合適的鞋?”。合不合適呢?企業(yè)最清楚,銀行最清楚。第二部分,朝著哪個方向走?找到一雙合適的鞋,但我們走了反的方向,事倍功半。如果我們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那么就事半功倍。

 

主持人:有請邵總講一下,邵總眼里“合適的鞋”是什么樣的?

 

邵凌:可以分享易見股份在做實際項目或實際場景中的問題,我們自己畢竟在第一線,遇到的問題比較實在。今天也聽了普洛斯的分享、網商銀行、鄭州銀行的分享。易見股份做大宗起家,目前主要看的品種,就是供應鏈的品種,如果跟經營題材比較相關,比如動產融資或相關題材還是以大宗為主。

 

大宗本身占用的資金是很大的,事實上大宗倉庫,大多數大宗倉庫無論自動化水平還是標準化水平,遠不如電商倉庫,其實是非常矛盾的。如果你是電商倉庫,有高的貨架、自動化設備,不光提高效率,從倉庫管理水平,從整個標準化水平是比較好的。

 

反觀大宗倉庫,自動化比較弱,第二,貨物種類差異比較大。舉例,有色金屬沒法使用托盤??崔r業(yè)大宗商品,化肥或橡膠,有些散堆放在倉庫里,有些稍好的會用托盤會,我們叫整理箱。事實上大宗倉庫管理方舍不得用這樣的物流設備,因為會增加成本。

 

導致的結果是,大宗商品本身,從金融機構角度本來是很好融資成本,標準化高,監(jiān)管方又不太好監(jiān)管,不像電商商品。我去參觀電商商品基本都用托盤、比較好的用自動化設備。這里是一對矛盾,大宗商品比較適合做動產融資,從倉庫監(jiān)管手段和技術是比較缺失的。這里邊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傳統(tǒng)的動產融資或倉單質押,金融機構很大程度依賴于對于倉庫管理方的信用,銀行自己沒有能力管理這個貨,尤其做動態(tài)融資經常有進進出出的事情,銀行很難監(jiān)管,只能依賴倉庫管理方的信用。

 

但是倉庫管理方的信用是不是真正可靠?歷史上也出過很多事件,無論青島港事件包括國外的事件,多多少少倉庫管理方都是有責任的,包括有監(jiān)守自盜。這個問題不光在中國,就算在國外非常有名的倉庫管理公司,2017年也曝出,在新加坡倉庫管理員監(jiān)守自盜,損失300多萬美金的貨物。如果LNB的倉庫不能相信還能相信誰的倉庫呢?

 

不是倉庫本身有問題,倉庫一旦多了,手段沒有辦法到位,總有個別的倉庫管理員是有問題的。在這個時候對金融機構來講,金融機構畢竟管著很多的貨物,需要很高的信用度。我們也跟很多銀行包括倉庫管理公司有溝通,為什么中國就算大宗很多商品流通很好的情況下,動產業(yè)務還做不起來?我們自己的看法,在倉庫監(jiān)管手段上的缺失,以及倉庫管理公司不愿意投資這些設備或科技。對倉庫管理來講這是利很薄的行業(yè),讓它上各種各樣的新科技手段,錢怎么算得回來?這是我們看到幾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因為易見股份本來是做供應鏈,后面增加做供應鏈科技。目前在做一件事,在成都在廣漢自己有一個幾萬平米的倉庫,把這個倉庫里的一部分,我們叫實驗倉,真正使用一些科技手段,對這個倉庫的監(jiān)管做實驗。

 

這件事坦白地講,我們跟很多銀行溝通,他們說講得很好,區(qū)塊鏈、物聯網技術,到底這個東西能不能管得住是要去看的。從科技維度來講,物聯網一些手段,現在一般比較多的視頻監(jiān)控、FID或者智能托盤,或多或少都在用。

 

但是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能夠打動銀行的風控?到最后最終銀行的錢能不能流出來?還是銀行風控能不能被說服的問題,最后銀行不認或風控不認還是問題。

 

真正打造一個可以被信賴的倉庫,所謂可以被信賴的意思,不是信賴倉庫管理公司,而是要相信科技。第一,所有倉庫進出的作業(yè)對銀行是透明可見的,這個透明可見不光是數字的可見,也包括視頻,包括我們使用類似于激光雷達的技術。有些貨品用激光雷達來做掃描,包括做體積測量,其實是很好的風控手段。這是一個,怎么樣能讓倉庫透明可見。

 

第二,怎么能夠讓銀行的監(jiān)控手段,比方說我已經質押的貨品,銀行不同意出貨,就是出不去。怎么樣真正把監(jiān)管或監(jiān)控的主動權掌握在金融機構手上,而且讓它相信,一旦它的指令不下,貨就是出不去。理念上要有一些變化,過去更多是相信倉庫管理公司,現在不是不相信倉庫管理公司,而是要增加更多系統(tǒng)化手段或科技手段,首先讓倉庫可見、可被信賴,更多的對貨物主動權要能夠被金融機構掌握。讓金融機構通過系統(tǒng)或者通過科技的手段能把貨控住。

 

易見股份本身總部在云南,云南農產品比較豐富,像橡膠、白糖比較多,農業(yè)大宗,包括化肥。其實很難做,包括貨值等問題。我們現在以農產品大宗作為新的切入點,用新的視頻手段,無論視頻分析、激光雷達等融合手段,希望給銀行更多放心。

 

主持人:很多產品是沒辦法標準化的,沒辦法標準化的這些產品,是有很好的金融屬性,如何標準化它們?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解決如何讓銀行信任的問題。

 

顏立冬:我們這種支付公司,大家可以理解為第三方版支付寶,面對客戶車貨匹配平臺,基于核心體系下的系統(tǒng)。日常給互聯網物流平臺提供解決方案,理論上提供資金閉環(huán),他們會問能不能找融資方做供應鏈融資業(yè)務。這是痛點,借款人不是跟核心企業(yè)做買賣,貸款拿不到?,F在有大數據,但在物流行業(yè)中發(fā)現,真正有大數據的平臺不多,因為維度跟量不是一個概念。

 

供應鏈金融政府這幾年談,在物流行業(yè)也會體現,真正讓銀行可信的數據沒有跑到線上,我們看到的在做,像傳化大型鋼鐵公司,基于行政力量,基于貨源我有貨,買方市場力量強推的情況下,拿到數據。或者基于獨角獸的模式,大家不開放彼此。普洛斯說得很好,不光供應鏈金融,還需要人民銀行出面,任何企業(yè)做這件事都是偽命題。

 

講到信用貸,銀行不想做非核心企業(yè)貸款,能做成功的目前只有一條路,自己成立保理或小貸,拿5000萬或一個億先放,銀行的使命就是幫你去做,好上加好,而不是由壞變好。

 

主持人:這個物流金融有哪些風口?在大家眼中,那些風口又有哪些可以涉足的地方?

 

洪濤:今年是供應鏈示范試點的第一年,全國有很多城市和企業(yè)開展試點。通過三年的試點,我們要去探索一條可行的、可示范的供應鏈的發(fā)展模式。其中供應鏈金融是很重要的。

 

要解決剛才所說的那么多問題,必須要明確未來的發(fā)展目標。如果我們經歷這么一種模式,可能有些問題就解決了。一種什么樣的模式呢?

 

建立一個高效的、安全的、綠色的、智能的供應鏈的生態(tài)圈和生態(tài)鏈,剛才講的那么多的問題就解決了。供應鏈的發(fā)展有幾個理念,它是開放式的發(fā)展、協同的發(fā)展,共享的發(fā)展和鏈式的發(fā)展等。

 

把各種各樣的科技,互聯網、移動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人工智能,這么多新的科技應用在供應鏈里頭,形成好的模式的話,物流企業(yè)也可能發(fā)展,金融企業(yè)也可能會發(fā)生。它形成在供應鏈里頭,作為各種各樣的經濟因素,或者各種各樣供應鏈的成員,它都形成相互連接、相互促進、相互合作、共同發(fā)展這么一種生態(tài)的關系。這樣就不是金融部門主要去防范風險,主要去促進所有供應鏈的成員企業(yè)或成員組織來發(fā)展,作為第一目標。

 

反過來講,供應鏈所有成員充分利用供應鏈金融,不斷完善自己的生產活動、經營活動,反過來不斷促進金融的創(chuàng)新。新的數字供應鏈、數字金融就出現了。因為物流的發(fā)展、包括供應鏈的發(fā)展有幾個階段,鏈組型的供應鏈、平臺型的供應鏈,生態(tài)型的供應鏈,最高層次的就是數字供應鏈。通過在數字供應鏈下面,所有的都是開放共享,而且能夠精準地明確服務對象,精準地提供商品服務或體驗,精準地管理。

 

第二,在大數據條件下是品質,商品品質的服務的體驗。像物流企業(yè),物流企業(yè)生產的產品是什么?它是一種服務。金融部門生產出來一種產品是什么?也是服務的產品。所以這里需要有品質。

 

第三,速度。怎樣精準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商務部通過三年供應鏈的示范,要在最后形成100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包括物流企業(yè)也包括金融企業(yè)。

 

主持人:說到科技+,對未來物流金融或供應鏈金融發(fā)展趨勢怎樣看?

 

顧威:首先,沒有很好的誠信體系,很多物流企業(yè)、個人,失信成本就很低。在銀行的角度它不喜歡高風險。所以沒有很好的機制,把所有失信的行為關聯起來,形成征信的機制。像現在消費金融做得越來越好,包括騰訊這樣大數據公司,都在做類似的事,數據集合起來,能評分,他還錢、信用好壞怎樣,某種程度上是有這樣的反映,不是百分之百,但肯定有約束力,有一定的反映。隨著這個有正反饋,借錢的企業(yè)、人,有這樣的制約就知道成本怎么提高。

 

在物流行業(yè),整個打造比較好的誠信機制,這應該是一個前提。從而需要再把這些關聯起來,能夠形成行業(yè)共享的機制,這樣就可以避免,某一個企業(yè)薅完這家企業(yè)薅那家企業(yè)。行業(yè)大多數企業(yè)沒有閉環(huán),體系怎么滿足它們的需求?形成行業(yè)體系,對外面的物流企業(yè)是有很好作用的。

 

主持人:未來什么樣的趨勢、什么樣的風口能被我們掌握,我們能夠獲得這個風口獲得未來的財富?

 

邵凌:如果是倉儲企業(yè),本來他們在物流金融里面,尤其是基于倉儲的金融里面,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本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銀行也有這方面的需要和訴求,本來基于貨物質押的金融服務,相對來講對企業(yè)信用要求比較低,只要貨能管得住、處理掉,風險可以管得住。銀行作為貸款方個人主體信用可以放寬一點,可以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yè)實現貨押融資,是這樣的邏輯。

 

如果這樣的業(yè)務本身能夠開展得比較順利的話,對倉儲型物流企業(yè)是利好的。一方面可以增加倉儲的租賃面積,另外還能受額外的手續(xù)費,畢竟為銀行做倉庫監(jiān)管的過程中間,可以收額外的費用,銀行業(yè)會愿意支付這樣費用。由于現在很多的倉儲企業(yè),尤其是面向大宗類的倉儲企業(yè),本身的科技水平比較弱,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

 

當銀行、金融機構更多在研究,或愿意在研究這個話題的過程中間,那些有一些想法或愿意去嘗試或自己投資或跟銀行合作,能夠把自己從一個簡單的,只是做基于傳統(tǒng)人力的方式管理倉庫,能夠上升到基于科技手段,基于新的智能化手段,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倉庫監(jiān)管服務,這些企業(yè)還是有未來。整個是正循環(huán),當你科技水平比較高、管理水平比較高,比較容易得到銀行信任,當你比較容易得到銀行信任,倉庫的業(yè)務模式就跟普通的倉庫不一樣,這樣也會有一些額外的更高利潤的輸入能夠進來,會幫助你重新再進入新一輪的改造升級這樣的過程。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大家談到數據的重要性,我個人相信數據的重要性,現在的倉庫管理公司如果停留在紙質記賬,WMS沒有,或WMS比較簡單,沒有得到銀行信任,它在這一波中間會落下來。以倉庫為核心的動產質押模式中間,什么樣的倉庫能夠把自己整個的管理水平、系統(tǒng)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讓自己的數據對銀行可見,被銀行信任,這樣的倉庫管理公司能在下一步過程中得到比較好的機會。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還靠原來基礎手段,沒有數據積累的手段可能會落下來。

 

主持人:從金融角度、支付角度這些領域未來和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相關的有哪些?

 

顏立冬:物流與采購本來不分家,認為供應鏈金融離不開物流,軟件界很難做供應鏈。物流金融從一個大的方向,哪個物流項下貨物利潤率高相關金融更好做,金融還是杠桿性的業(yè)務,本身自身也是服務業(yè)。物流如果你做的是利潤率低的業(yè)務,金融本身是買賣,本質大家要賺錢,物流利潤率低,相當于錯位越走越遠。

 

第二,細分一點兩個趨勢,這兩年國家工信部包括金融、商務部都在推供應鏈重新試點。國家的方向我理解先讓大企業(yè)突圍,讓核心企業(yè)把自己產業(yè)互聯網做出來,讓銀行趕緊做出一批示范。另一方面,小而分散如零擔沒有巨頭,讓互聯網幫他們做大數據的事情。這是兩個趨勢。

數據未來的好處在于,它可以重構商業(yè),現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最后它給企業(yè)帶來好處不僅僅是金融,金融僅僅是一部分。這個過程中戰(zhàn)略思想決定物流金融是不是可以包含如財資管理、社會一體化包括質檢不僅僅是貸款。

 

主持人:必須根據中國現在的狀況,找到自己可以走通的那條路。怎樣可以走通未來的路?哪些可以真正很好落地的地點或落地方式?

 

顧威:金融服務保險、理財都包含在里面,這個也是可以落地的,結合現在物流的一些場景,結合數據驅動。北京順和同信主要的觀點和看法,希望用科技和數據服務物流生態(tài)。

 

第一,希望打造行業(yè)的誠信體系,建立各種不同的經營性名單的共享機制或債務共享機制或不良債務機制,或抵押的債務機制,很可能和普洛斯金融聯合起來做行業(yè)的事情,對整個行業(yè)都會有貢獻。

 

第二,結合供應鏈融資,有了這個誠信體系核心是做好風控,讓資金端,讓大家能夠放心。       

   

引入物流平臺,供應鏈從上到下,核心企業(yè)從上游到下游,可以獲得外部的大數據,及和平臺打通相關金融數據的結合,把這些做成比較好的風控能力,再推送給資金端,資金端某種程度上,相對來講愿意接受這個東西。再加上整體起來,大家把誠信體系打造起來,其實有違約成本,有代償甚至擔保機制在里面,銀行更愿意、更敢于做這個。

 

科技和數據整合起來,怎么更好地把握風控,讓金融的服務能夠做到比較順暢。這就是考驗怎么去落地。

 

主持人: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哪些看來非常接地氣能夠落地的模式?產品經驗您給大家分享一下。

 

洪濤:像阿里過去講“人貨場”新零售三大要素,現在增加了一個“人貨場倉”。這幾年發(fā)展,包括阿里、京東、蘇寧,智能倉、無人倉建設。它們建設以后,對倉儲、運輸特別精準,數據非常清楚。還有一個案例,比如像過去國家糧食局國庫糧食,不知道中國儲存多少糧食,現在不說企業(yè)、農民,國家?guī)炖镉卸嗌偌Z食?可以通過多種信息科技,可以實時掌握它的動態(tài)變化。數量、質量還有它的動態(tài)變化等等。這都說明新的科技,包括智能所、智能物流、智能鏈、鏈條等等在發(fā)揮它巨大的作用。

 

同時“一帶一路”今年是6年,有14000列中國班列開往歐洲其他一些國家。這給我們物流企業(yè)帶來巨大的商機。這個商機表現,既有日用品也有生產資料,還有大量的農產品,包括農產品連的日用品中歐班列已經開通。既需要亞投行的支持,也需要私募基金,更需要各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包括網商銀行等的支持?;氐叫碌囊?,智慧供應鏈的金融服務,促進我們實體企業(yè)的轉型升級。

 

未來發(fā)展是新流通,新流通包括網上和網下,新的產業(yè)、新的模式、新的業(yè)態(tài)、新的方式,未來都是形成新經濟的統(tǒng)稱。要跳到新經濟的新的高度,這樣整個經濟才能走向相互促進、相互聯系、共同發(fā)展的軌道,這樣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

 

生態(tài)鏈的建設、生態(tài)圈的建設目前非常重要,今后不僅是物流企業(yè)、金融企業(yè),還包括其他企業(yè)。所有產業(yè)的融合,我們講的“四鏈合一”的發(fā)展是一個趨勢?!八逆湣币皇且欢a業(yè)融合發(fā)展,第二是供應鏈發(fā)展,第三是價值鏈發(fā)展,第四是區(qū)塊鏈的發(fā)展,四鏈。區(qū)塊鏈發(fā)展解決可追溯性的問題,產品的安全和健康等。這樣企業(yè)和企業(yè)、行業(yè)和行業(yè)的邊界就沒有了。要從傳統(tǒng)的思維觀念里走出來,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天地,開辟一個新的藍海。不然都是同質化競爭,或者相互對立,現在講怎么使競爭對手變?yōu)楹献骰锇椋枪湹木?。供應鏈金融要用供應鏈精神?chuàng)新我們的金融模式和物聯模式。

 

主持人:現在哪一塊是更好落地的業(yè)務?

 

邵凌:如果物流倉儲要跟金融合作,從金融角度要防范風險,還要強調怎么樣管理風險的問題。從科技的角度來講,我覺得運氣比較好,區(qū)塊鏈技術本身更多可以解決線上數據的真實性、溯源和不可篡改,數據化完以后,使用區(qū)塊鏈技術可以比較好解決后續(xù)數據真實性、包括溯源的問題。沒有數字化之前怎么辦?物流包括倉儲里有很多貨的部分,這些本身不能靠區(qū)塊鏈技術解決。

 

現在隨著物聯網技術,包括視頻分析,利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在一些特定領域,通用的人工智能還是有困難。但在特定的物流領域,包括在倉儲領域,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好的案例已經出來,先進的技術加上雷達技術包括物聯網技術等綜合到一起,已經可以提供足夠好的,或在某一些特定領域,提供足夠可信度的手段把物理世界模型化或數字化。

 

有這部分能力之后,再加上剛才講區(qū)塊鏈的能力,把這兩個能力結合,就可以把物理世界的監(jiān)控問題、可信問題和虛擬世界數據的可信問題,如果能做很好融合的話,能在倉儲物流領域提供技術手段,能夠讓貨主或金融機構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度。

 

現在無論從需求還是技術成熟度都具備一定的條件,關鍵是怎樣通過一些案例,通過實際的場景,因為畢竟是場景,來實驗。有一些相對來講愿意嘗試的金融機構,愿意在一些領域做嘗試性的投放,嘗試性地考察這些技術的可行性,逐步改善,這個可能的話,未來還會有很大的進展。

 

這方面的進步,如何把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跟區(qū)塊鏈相結合的這些創(chuàng)新,如果中國能夠先邁一步,世界上也是有領先性的,我自己去國外倉庫考察過,包括倫交所倉庫考察過,這步邁出去,在世界上也會有代表性,包括將來“一帶一路”要走出去,這些是通用的。如果能既解決技術模式問題又解決科技問題的話,未來會成為新的科技輸出點。

 

主持人:B2B支付角度、從銀行角度、從金融角度,有哪些可以落地的場景或產品?

 

顏立冬:從資金閉環(huán)的角度來講,供應鏈金融從現在這個階段來看,控前控后還是市場主流,大數據是一個補充。銀行想放企業(yè)錢,銀行作為風控手段貸錢,我們能夠幫助場景方控制應收賬款及預付款下的未來提貨權。這個難點在于落地,但這是一個可見的方向。

 

同時,因為現在大家都在做互聯網,都在做信息化,當你交易平臺里物流的數據,能夠有周期性的展現,一些銀行愿意做物流相關的金融相關方,像鄭州銀行是比較好的,比找五大行更好一點。

 

物流金融有很大的藍海,怎么幫助銀行拉存款?需要產業(yè)端、科技端有一兩個懂銀行的人,用銀行的想法搞定銀行,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搞定銀行,最后說不靠譜。

 

主持人:說出自己對物流金融最深的感觸?

 

顧威:物流金融軌道本質還是怎么管好它的風控?通過金融服務的手段去支持實體經濟的發(fā)展。

 

洪濤:物流金融的發(fā)展方向,要堅定不移地走供應鏈金融的發(fā)展道路,高效、安全、智慧、綠色,供應鏈金融的生態(tài)圈和生態(tài)鏈。只有這樣形成了,整個供應鏈所有的產業(yè)、企業(yè),包括銀行也就活了。同時我們要張開臂膀去迎接新經濟的到來。物流企業(yè)和金融企業(yè),應該迎接新的未來。

 

邵凌:希望科技真的賦能物流金融,能夠既提高效率也能降低風險,最終使得整個物流金融中間所有參與方,都能夠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得到他們的收益。

 

顏立冬:一句話,物流金融前提是供應鏈金融,本質是產業(yè)鏈協同發(fā)展。


分享到:

相關推薦

2025年3月21日,第十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暨第10屆“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yè)標桿大獎頒獎典禮”在...
| 2025-03-21 23:43
2025年3月21日,2025第十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暨第十屆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yè)標桿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會議現場...
| 2025-03-21 23:37
自2025年1月起,經過將近3個月的對外宣傳,以及企業(yè)自評材料的申報、專家評審環(huán)節(jié)后,第十屆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yè)標桿企業(yè)大...
| 2025-03-14 17:21
經過近2個月的網絡投票、機構自評、專家評審環(huán)節(jié)后,第14屆(2024)中國經貿企業(yè)最具信賴的金融服務商(金貿獎)評選結果...
| 2024-12-22 14:18
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挑戰(zhàn)的新時代,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CTB50)滿懷喜悅地祝賀論壇成員——紐約...
| 2024-10-17 11:15
2024年9月6日,2024中國司庫年會暨中國司庫建設標桿企業(yè)大獎“司南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
| 2024-09-07 23:34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guī)劃》中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yōu)勢...
| 2024-09-07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