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經(jīng)成為了當下人們必不可少的聯(lián)系方式之一。并且它還有一個很便捷的線上支付功能,人們僅靠它就可以完成支付、轉賬。但是這一功能也讓騙子們找到了可趁之機。近來許多人都陷入了微信騙局,所以金祥銀瑞今天特別找來了幾個典型案例,希望能幫助大家提前防范。
騙局1:朋友語音借錢,竟是騙子冒充!
【騙局】武漢的田先生收到了一個同學的消息,要借300元應急。為了打消他的戒備,對方還特意發(fā)了一段語音,內容為"是我",并且連發(fā)兩次。聽到確實是同學的聲音,田先生就準備轉賬給對方。恰在此時,同學卻親自打來電話稱,自己微信號"被黑了",向他借錢的人其實是騙子。
【真相】騙子與田先生的同學先在微信上語音聊天,誘使其語音發(fā)出"是我",在獲取語音信息后,又誘使其提供微信賬號、密碼,最終誘騙成功。然后再通過得到的信息讓其微信通訊錄中的數(shù)位朋友掃碼轉賬。
騙局2:收了"假"紅包,錢卻真沒了
【騙局】太原的李女士收到一個微信紅包,點開后卻發(fā)現(xiàn),這個紅包跳到了一個頁面,還要求填寫個人信息。李女士在按照頁面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并輸入微信錢包的支付密碼后,她就收到了一條轉賬信息,提醒她微信錢包中的錢已全部被轉走。
【真相】這種偽紅包其實就是一個超鏈接木馬病毒。點開紅包后,系統(tǒng)就默認下載安裝了木馬病毒,這個木馬病毒在收集到用戶的個人信息后,將信息傳送至后臺。騙子利用這些信息就可以通過賬號密碼登錄微信,盜取微信錢包余額,甚至盜取銀行卡中的資金。銀天下提示,其實最簡單的辨別辦法就是,看看點開之后是否收到現(xiàn)金。
騙局3:"通訊錄好友"套路多!
【騙局】添加微信好友時,出現(xiàn)了添加請求,顯示是"來自手機通訊錄好友",可是你卻不認識此人,并且在手機通訊錄中也找不到。加完之后,該好友就開始推銷產品、借錢。
【真相】其實這是詐騙團伙的陷阱,他們從網(wǎng)上搜集或購買用戶泄漏的手機號信息,繼而通過用多部手機、外掛批量隨機添加用戶。而之所以顯示"來自通訊錄好友",是因為他們將號碼存到了自己的手機通訊錄中,然后再從微信來添加你。其實這個“通訊錄”指的是對方的。
騙局5:延遲到賬或藏貓膩!
【騙局】在微信上明明點了收款,但錢卻一直沒有到賬,等自己再去聯(lián)系轉賬者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被刪除了。
【真相】事實上,這是騙子在微信上設置了延遲到賬,最長能延遲24小時到賬。這個功能本是為了防止用戶轉錯賬而設置的,現(xiàn)在卻被騙子鉆了漏洞。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定要即刻查詢是否到賬。
騙局6:微信支付頁面可作假!
【騙局】一男子用微信購買食品,結賬時掃描了二維碼,在手機上也操作了幾分鐘,并向商家展示了支付成功的頁面,頭像和昵稱都是對的??蓪嶋H上,商家這邊錢并沒有轉賬。
【真相】該男子先在手機上安裝了一款軟件,它可以編輯制作出微信支付成功的畫面。付款時,騙子只需打開軟件,輸入商家昵稱和金額,就會出現(xiàn)一個假的支付頁面。切記,在收款時要及時核對到賬信息!
微信支付雖然方便,但其安全監(jiān)控方面的程序尚未完善。這也給騙子們找到了許多牟利的機會。融金匯銀提醒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多加防備。
【免責聲明】文中涉及到的專家觀點、策略或操作建議,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任何具體買賣依據(jù),建議投資者自主決策!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