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28日宣布,天貓將通過品牌授權方式將路邊的便利店打造成“天貓小店”,一年內打算發(fā)展一萬多家。天貓將為這些小店提供線上供應鏈和線下倉儲,并對貨品的擺放進行相應的指導。這樣,這些昔日的小賣部將華麗轉身,變成融線上線下為一體的“智慧小店”。

應該說,這樣的布局對阿里和零售店都是有利的。阿里正在移動支付領域與微信展開殊死爭斗,這些天貓小店也將成為支付寶線下支付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形成品牌效應,將有大批量的便利店加入天貓小店,支付寶將取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對這些小店而言,能背靠阿里巴巴這棵大樹,自然是求之不得。不僅有了線上銷售市場,更有了更多的貨品供應,收益也會大大增加。
馬云還在支付寶利用芝麻體系芝麻分上500即可授信一到30萬,特別是支付寶的金融產品對銀行的打擊更大,如:
1、螞蟻花唄,類似于網絡信用卡,很多支付寶用戶都有開通。
2、螞蟻借唄,這個就是支付寶貸款,直接秒殺了銀行貸款和線下金融公司。
3、網商易錢,這個關注網商易錢微信公眾平臺申請,對于芝麻分要求500分以上才可以,額度比借唄高,最低是2萬,最高是30萬。
4、網商銀行,支付寶為中小企業(yè)提供的小額貸款,在支付寶后臺可查看。

在四個月前,4月10日,京東也推出了百萬京東便利店計劃。劉強東發(fā)出豪言壯語,未來五年,京東將開一百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而且每個村都有。一時間,很多便利店都換上了京東的牌子。這和今日天貓的路數基本一樣。

阿里和京東作為中國電子商務的老大和老二,為什么都盯上了路邊的小賣部呢?
中國的電子商務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市場已經充分成熟,該占領的份額也基本上都瓜分完畢,后續(xù)增長速度將趨緩。那么就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電子商務取代不了的店鋪是什么?當然是社區(qū)、街邊的便利店。無論電子商務多么的發(fā)達,人們總還需要身邊的這些小店。阿里和京東通過這樣的加盟合作,就可以充分滲透到這本不屬于電子商務的領域,來擴張自己的業(yè)務范圍。
京東也是希望借助傳統(tǒng)便利店、小賣部的線下網點,打通跨平臺消費支付的“最后一公里”,一卡走遍線上、線下所有消費場景,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放眼將來的小賣部,不是掛京東的牌子,就是掛天貓的牌子。當然,我們的購物消費也將因為而更加方便。馬云和劉強東也都夠狠的啊,之前吸引大家都在網上買買買,現在連路邊的小賣部也不放過。如果你家里有愛網購的媳婦,可得看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