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們一再呼吁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但每每孩子出現問題,都是血與淚的教訓。南京火車站的猥褻女童案件剛剛以嫌疑人被刑拘告一段落,近日,一名11歲的男孩,把磁珠塞進尿道里,最后不得不手術。這馬上開學了,耽誤學習不說,大人孩子都遭罪。
26顆磁珠塞入尿道,不知道這熊孩子是怎么想的,這得多淘氣,能玩出這出兒來。十幾顆磁珠已經進入了膀胱,另外有幾顆卡在尿道口。
這些磁珠,就是由幾百顆磁珠組成的巴克球。巴克球(BuckyBalls)只是簡單的 216 個磁性小球。巴克球理論上能組合變化出數億種變化,是鍛煉和展示你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神兵利器。此外它外觀精致,光澤亮麗,不易褪色,使得它既可以充當玩具,又可以作為飾品。
因出現尿道腫痛、流血,孩子的尿道非常細小,形成兩排的巴克球擁有較強的磁力,導致根本無法用任何現有工具從尿道中直接取出,最后只能采取膀胱切開手術,取出了26個磁珠。
像這種異物滯留下體的事故,多發(fā)于女童,各種珠子、電池等異物都會因為好奇和無知,被塞進下體,而男童因為好奇往尿道里塞東西的事,也屢見不鮮。不少女童把異物放到體內后,不敢跟父母說,直到出現炎癥后,才不得不求助于父母,而這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有可能會造成終生的影響。從生理特點來說,男孩尿道比較長,尿道膜部容易斷裂,所以相對于小女孩,小男孩更容易造成騎跨傷,并且很可能對以后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
作為熊孩子的父母,你怎么看?有沒有覺得有點脊背發(fā)涼?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盯住孩子,從小就教育ta,下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不能把任何東西往里面放。父母是引導孩子意識的首要導師,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讓孩子提高自我防衛(wèi)意識:
尊重孩子的感覺,打開內心的警鐘:在親友熟人見面時,喜歡以身體接觸來表達對孩子的喜愛,但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可能會有抵觸的情緒,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覺,因為這是孩子最本能的反抗能力。由此及彼,可以提醒孩子,在任何情況任何人對自己作出不適當的身體接觸,當感到不適和難受時都可以馬上提出制止,并告訴父母。
在熟人性侵的案例中,侵犯者容易以和孩子之間的“小秘密”來誘騙孩子不要將事實說出去,家長需要讓孩子理解,不論是大人還是年紀稍大的孩子都沒有權利讓他保守秘密。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建立起彼此信任的關系,讓孩子在突發(fā)情況下也能夠及時向家長求助。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性教育體系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正在健康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