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由《貿易金融》雜志、中國供應鏈金融網、中國貿易金融網主辦,北京財資和供應鏈應用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暨第3屆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yè)標兵頒獎盛典在北京隆重召開。
年會以“數字化時代智慧供應鏈金融的革新與未來”為主題,積極展開對于供應鏈金融的思考與討論。大會涉及到豐富和多樣的環(huán)節(jié),包括主題演講、聯盟授牌、頒獎典禮、圓桌論壇、企業(yè)考察等形式。近40位業(yè)內重量級主講嘉賓廣泛來自于政府協會、銀行、非銀機構、供應鏈企業(yè)、物流企業(yè)、B2B企業(yè)、汽車企業(yè)、科技企業(yè)、三方企業(yè)等供應鏈金融業(yè)態(tài),普遍擔任CEO,總經理,總監(jiān)等職位,行業(yè)經驗豐富。總共有600+企業(yè),近800位嘉賓共同參加了年會,基本匯集了供應鏈金融業(yè)內各方參與主體。此外,眾多主流媒體對本次大會也表示了密切的關注和深入的報道。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黎健應邀出席了本次年會,TCL黎健概括了供應鏈管理的兩個核心詞,降本和增效。在這個過程中中小企業(yè)面臨很多痛點。黎健認為,存在應收賬款并非壞事,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存在有主動產生的,有被動產生的。從效果上有有效的存貨和應收賬款,也有無效或者是負面效果的存貨和應收賬款。供應鏈管理過程中應辯證分析。
黎健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以下為貿易金融整理的速記內容,內有刪改。未經嘉賓審閱,僅供學習交流。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TCL的情況,我們的供應鏈形態(tài)是什么樣的。TCL在全球有22個制造基地,28個研發(fā)基地,在80個國家有銷售代表或公司,銷售業(yè)務覆蓋了160個國家和地區(qū)。從整個業(yè)態(tài)來講,供應鏈會呈現一種全球化的局面。我們最長的鏈條應該是從中國腹地到阿根廷。其次還有從中國到波蘭、墨西哥、埃及的供應鏈條。
第二個特征,我們的鏈條比較長。作為電子行業(yè)來講,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比較長的鏈條。我們做過統(tǒng)計,在早前開的一個商票流轉次數最多達到20手。
第三個特點,我們的合作伙伴中中小企業(yè)特別多。上游中七成是小微企業(yè),下游有九成是小微企業(yè)。這是簡單介紹一下我們TCL供應鏈的情況。
再講一下為什么參與到供應鏈金融的環(huán)節(jié)?對企業(yè)而言,尤其是制造型企業(yè)或者是硬件產品的企業(yè)來講,供應鏈管理是最有挑戰(zhàn)的。在我們看來沒有之一,它就是最有挑戰(zhàn)的,滲透到企業(y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銷售、制造、采購、研發(fā)、資金整個鏈條全部覆蓋。我們所面臨的痛點也是最多的,所以特別有挑戰(zhàn)。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詞是兩個:降本、增效。這個過程中發(fā)現很多坑,很多痛點,交付不及時,質量風險,收款風險等等。從金融角度來講,對供應鏈金融的關注點往往是存貨和應收賬款方面。另外一種,可能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預付帳款,這些對企業(yè)來講都是占壓資金的重要的關鍵點,或者是整個血液供應系統(tǒng)中間一個小的障礙點。
在存貨和應收賬款來看,我們做管理的時候,需要做一個辯證分析,并不是說有存貨就是不好的,有應收賬款就是壞事。從成因來看,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存在有主動產生的,有被動產生的。從效果上有效的存貨和應收賬款,也有無效或者是負面效果的存貨和應收賬款。這里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應收賬款的部分,因為從存貨的角度來講,更多的是與財務或者是資金管理,或者是金融來講相對弱關聯的環(huán)節(jié)。中間涉及到對材料備貨、交付、價格預測等因素的考量。而應收賬款的層面跟它的金融屬性相對更強。所以它也是我們作為核心企業(yè)來講,財務團隊或者是資金團隊最關注的點。
接下來我想講一下TCL在供應鏈金融中間的參與,其實有很多的身份。第一個身份是供應商。作為供應商怎么看應收賬款或者是商業(yè)信用,國家今年出了一個意見,《關于推進信用銷售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我們之所以愿意放賬和賒銷就是為了促進銷售,節(jié)約交易成本。
我舉一個例子,如果沒有用商業(yè)信用的方式來做的可能采用的是信用證的方式,費用是千分之1.5,如果開履約包涵基本上比較少低過1%的,這個來講商業(yè)信用對節(jié)省成本非常有作用。
對我們來講首先是交易對手風險,往上擴展就是國家風險,外匯管制風險等外部的因素會導致我的錢收不到,或者是打折風險。第二是資金占壓的風險,這對我們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我看到很多朋友分享說,我們國家有一些代表在呼吁,限定賬期的時間。比如說60天,我在這里也想分享一下個人的看法,因為我在核心企業(yè)工作,有一些個人的看法。首先是一定的規(guī)范,對商業(yè)信用的發(fā)展或者是銷售是有促進作用的。我們看到國際上對賬期立法的國家和做法是不罕見的。美國1982年推出一個《及時付款法》,PPAS。法國2008年推出《經濟現代化法》,中間提到經濟要發(fā)展,其中一個要點是規(guī)范企業(yè)的賒銷賬期,約定是60天。其實國內有這種想法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但是同時要留意到有很多的差異。比如說美國首先立PPAS的時候,初衷是規(guī)范政府到期付款的行為,因為市場中,政府是強勢,再到大企業(yè)、中小企業(yè)。所以起點是從約束政府的履約行為,如果沒有履約要按什么方式支付罰息的,再逐步擴展到商業(yè)。
第二,我們看到法國的案例里面,7月份推出法令,11月份做了修改,對圖書出版業(yè),這條法令不適應。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我個人認為,如果我們國家需要立法的形式來約束賬期,我覺得有三點是應該要注意的。
首先,消除拖欠可能比規(guī)范賬期更加重要。大家應該遵守契約精神,說好什么時候就應該什么時候付款。
第二,在賬期立法的時候,應該要有差異化的規(guī)則,盡量避免一刀切。這個產生的后果,其實很可能是政策制定者或者是在我們即使是企業(yè)在商業(yè)中有比較多經驗的人都有可能預見不到的問題。
第三,建立完整的確保商業(yè)信用發(fā)展的機制是更加重要的。除了法規(guī)在,應該有機制包括行業(yè),包括實施過程中的落地環(huán)節(jié),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跟大家分享。
這里回到我們的主題,我作為供應商來講,在供應鏈金融做了什么事情。對于這些風險問題,比如說資金占壓的問題,很早開始做保理。但是我發(fā)現一個問題,我把應收賬款做保理的,從銀行來看是不愿意做小金額的。我們在銀行的保理額度超過5億美元,基本單筆小于1000萬的,銀行沒有太大的動力來做,因為成本太高。作為供應商來講,我們對保理有可深的理解,我們希望有更多小的應收賬款也能夠可以跟銀行來做保理。
接著看一下,我們作為核心企業(yè),因為我們也是買方,在供應鏈金融中間的作用。這一點的話,由于今天上午各個銀行家和我們的同行業(yè)有分享,這里就不細說了。核心企業(yè)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了征信和鏈接的作用。
接下來看看我們怎么做。我們想如果要參與到供應鏈金融,作為核心企業(yè)的身份來講,我們做這樣一件事情,需要做到的標準是什么,希望做成無感金融。因為傳統(tǒng)的金融需求是一個派生需求,底層下面有一個基礎需求。過往我們做融資服務的時候,派生需求和基礎需求有時間和空間的差異,會導致申請貸款的流程拉長,你需要證明你的貿易背景。我們希望做成無感金融,企業(yè)有業(yè)務需求或者是基礎需求的時候,金融服務能匹配上,也就是嵌入到場景里。
早前基于生態(tài)圈做了嘗試之后,我們做了簡單匯的系統(tǒng)。我們后期發(fā)現同行有同樣的需求,所以2017年我們成立一家公司。我們取的名字是簡單匯,無論什么事情,我們希望做到簡單溫暖。簡單就是大道至簡,應該直擊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一點我們非常清晰,我們希望通過利他來利己,通過幫助我的上下游,降低資金成本來達到提升產業(yè)鏈條價值的目的,這是我們的初衷。
這是整個鏈條的情況,2015年6月份,開出第一份線上確權憑證,就是金單。產生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產生一個債權債務關系的時候,開始可以有金單的開出了,不一定必須有發(fā)票,不一定必須要走到結算環(huán)節(jié),審批環(huán)節(jié)。
我非常認同上午宋總講到的中小企業(yè)的金融痛點,是平、短、快,還要加一個小,小額。我們也達到了想達到的目的,從金額、極限、速度都還是符合當時設立的預期。
最后我們看一下,我們做的后期的一些進展,在我們做這個系統(tǒng)的時候,早前用TCL保理公司來出資,是因為用這樣一個出資的系統(tǒng)來建立好整個生態(tài),讓銀行進來。目前我們完全開放給銀行,TCL會逐步退出,由銀行來做資金提供方。簡單我們試過ABS和ABN或者是再保理,我們發(fā)現金融真的是需要大道至簡,有錢的給到需要錢的人,這樣才可以拿到最好的成本,做到中間環(huán)節(jié)越少,成本越低。
然后我說一下未來的展望,從核心企業(yè)的角度來講,基于自己業(yè)務需要,需要線上化,要做鏈接。從制造企業(yè)來講,我們會更多的把精力放在通過AI、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來推動我們的智能制造。
最后我說一下個人的感受,我也堅信有金融機構+核心企業(yè)+金融科技會是非常有效的推動供應鏈金融,促進市場繁榮,支持中小企業(yè)的手段。未來會是什么樣?我覺得我現在的想象力,我實在想不到未來怎么樣。就像2005年6月份開出第一筆金單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這么多有理想的有能力的人用類似的方式來推動供應鏈金融的發(fā)展,幫助中小企業(yè)。所以對未來的發(fā)展是未來可期。
以上內容根據嘉賓速記整理,內有刪改。未經嘉賓審閱,僅供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