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zegorz W. Kolodko,波蘭前副總理、CCG國際顧問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
2017年11月17-18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企業(yè)全球化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在開幕式上,波蘭前副總理、CCG國際顧問Grzegorz W.Kolodko出席論壇并發(fā)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全球化是不可抵擋的趨勢。中國與波蘭、中東歐國家密切合作。中國與中東歐的“16+1”框架是“一帶一路”的一部分,有助于推動目全球化、有助于全球和平,有助于建立更加平等和可持續(xù)性的關系
以下為部分演講實錄
我的研究方向主要以政策為基礎,我曾經(jīng)擔任四任財政部長。波蘭是中歐最大的一個國家,當然從中國的角度看,波蘭是一個小國。我們非常希望跟中國進行合作。對于全球化,有很多爭論,也有全球民粹主義的出現(xiàn),但盡管如此,全球化是不可抵擋的趨勢,習主席也曾說過,全球化一定會繼續(xù),因為它帶來了新的機會,當然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因此,為了推動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們需要采取合適的戰(zhàn)略和策略,無論對中國,波蘭,歐洲,還是全球都是如此,大概三百多天以前,美國剛當選的總統(tǒng)在國會上面咆哮美國第一,把美國放在第一位。另外,在達沃斯的世界經(jīng)濟論壇上,中國領導人表示,全球化、跨國合作是不可抵擋、不可分割的。因此,全球化就意味著融合,我們需要把各個國家的經(jīng)濟融為一體,因為各個國家的經(jīng)濟本來就是相互依存的,我們存在一個共同的全球市場。
我們知道,中國常說全球化是雙贏的過程,但從經(jīng)濟理論以及發(fā)展理論來講,我們需要的是平等、包容、可持續(xù)性的全球化。但是,可能是因為缺乏監(jiān)管,全球化進程在世界上沒有獲得成功,現(xiàn)在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國家資本主義的出現(xiàn),還伴隨著腐敗,我覺得這在知識界、理論上都是值得探討的。
中國的19大上,中國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其實這也與全球化進程是一起發(fā)生的,我們跟中國一起合作很多年,我們知道中國有14億人口,經(jīng)濟增長速度世界最快,在歐盟國家,我們是跟歐盟是結為一體的,所以我們一直都希望能夠跟中國合作,我們叫做“16+1”?!?6+1”是“一帶一路”的一部分:1就是中國,16就是中東歐國家,16個中東歐國家也都是歐盟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巴爾干半島的國家,我們這些國家期待著能跟中國有更多的接觸和合作,而且這種合作是以雙贏為基礎的,這也是中國一直在強調的,所以我們想在這種“16+1”的框架下進行雙贏的合作?,F(xiàn)在中國對外的經(jīng)濟活動比以前更加的活躍了,我坐波蘭航空的飛機從波蘭飛到北京,現(xiàn)在國航也已經(jīng)開了這個航線,而且用的也是波音夢想家的機型,每列飛機上的乘客都是滿的,顯示出波蘭跟中東歐國家的聯(lián)系多么緊密,所以我們覺得“16+1”的框架其實是有益于“一帶一路”的,非常有益于推動目前正在進行的全球化,有助于全球的和平,有助于建立更加平等、可持續(xù)性的關系。
而且,全球化一定要基于非常合理的經(jīng)濟理論機制下,中國又提出了要建立新機制,其實也就意味著全球化進入新階段,我們要采取經(jīng)濟上的相應政策,考慮到未來時要采取新的務實主義態(tài)度,這也意味著各個國家都面臨著各自的問題,我們應該一起來面對。
中國是大國,如果中國沒有參與全球化,世界上的很多問題都沒有辦法得到解決,很多中小型國家都希望能夠跟中國進行合作來解決那些問題,所以不僅是中東歐國家,還有其他一些小國都是這樣。所以,非常歡迎今天的聚會,能夠對中國及全球化的議題進行交談,我們可以相互傾聽、相互學習,傾聽不同意見,坦誠的交換想法。
還有一些峰會,像APCE的峰會、東盟領導人會議,中國的領導人都會去參加,我覺得這是政治。但是除了政治之外,還有商業(yè),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只要通過交流,我們就可以探討怎樣解決政治的框架下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建立友誼。我們有一些人也是學者,也可以交換研究成果。讓我們一起為新時代找到答案:新時代究竟意味著什么、將是什么樣、中國對于全球化的未來會造成多大程度的影響、怎樣去打造平等、包容的全球化進程。謝謝!
(本文根據(jù)嘉賓在由全球化智庫(CCG)、商務部中國國際經(jīng)濟合作學會、三亞市政府聯(lián)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企業(yè)全球化論壇上的發(fā)言整理,未經(jīng)本人審閱,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