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fā)布了《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為全面、深入了解移動支付業(yè)務應用現狀,準確把握個人用戶基本屬性以及使用習慣變化,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工作委員會”)在總結往年問卷調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組織相關成員單位成立課題組,重點針對用戶基本屬性、用戶使用偏好、用戶滿意度等內容開展延續(xù)性調查工作。
據了解,本次調查共收到76671份有效問卷,經處理分析后,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移動支付男性用戶多于女性用戶;30歲以上用戶群體數量有所增加;本科及以下學歷的用戶仍是移動支付的主力用戶;地市和省會城市移動支付用戶占比高,縣域和村鎮(zhèn)用戶占比提升;移動支付用戶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北、華南等經濟發(fā)達區(qū)域和人口聚集地區(qū)。
用戶使用頻率持續(xù)提升 調查顯示,移動支付應用繼續(xù)呈現小額高頻、便民服務特點;操作簡單和無需攜帶現金或銀行卡仍是用戶選擇移動支付的主因;大部分用戶認為移動支付會和現金共存;個人信息泄露是移動支付用戶最常遇到的安全問題;用戶選擇使用手機銀行客戶端支付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操作麻煩、體驗不好和支持商戶少;用戶最期望市場主體及時進行支付風險提示和暢通投訴渠道,保障移動支付安全和客戶合法權益。 移動支付應用的主要場景是生活消費和投資理財;公交地鐵和醫(yī)院是移動支付最需要加強應用的場景;用戶最常使用的移動支付方式為掃碼支付,條碼支付已為大多數消費者接受,并在零售、餐飲、公共交通等場景廣泛應用。掃二維碼和手機NFC支付是用戶搭乘公共交通時最常使用的移動支付方式,ETC支付是用戶高速付費通行中最愿意使用的支付方式;條碼支付限額分級管理是用戶最了解的移動支付監(jiān)管政策。 具體來看,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使用頻率持續(xù)提升,有80.1%的用戶每天使用,比2017年上升1.4個百分點;一周使用2-3次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為14.4%。這說明移動支付的應用場景和商業(yè)環(huán)境日益成熟,移動支付方式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 移動支付仍以小額便民為主 調查顯示,2018年,有43.16%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元以下;29.48%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500元,與2017年基本持平,無大幅度變化;13.4%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500-1000元,較2017年下降1.4%;13.96%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0元以上,較2017年相比上升1.36%??梢钥吹剑?018年移動支付總體上仍以小額便民為主,所有區(qū)間數據占比幾乎與2017年持平。 2018年,用戶最常使用借記卡、第三方支付賬戶進行移動支付,分別占比為70.6%和66.4%;使用信用支付產品,如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進行支付的用戶緊隨其后,占比為49.9%;選擇貸記卡進行移動支付的用戶排名第四,占比為42.6%;39.9%的用戶選擇使用貨幣市場基金進行移動支付,如余額寶、微信零錢通等。 調查還顯示,生物識別技術作為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手段經過多年使用和觀察,市場主體和用戶認可程度較上年有所提升,指紋和人臉識別技術最為用戶所了解;個人隱私泄露及安全隱患問題仍是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移動支付時最擔心的問題。 最需改善方面中安全性居首位 2018年,存在安全隱患和手機網速慢是移動支付用戶最擔心的問題,分別占比為64.7%和53.4%;排名第三位的問題是商戶不支持,占比為49.8%,較2017年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排名第四的問題是支付環(huán)節(jié)操作復雜,占比為27.1%;限額低和付費失敗的占比分別為19.7%和17.5%;擔心開通繁瑣的用戶占比為13.7%;用戶比較不擔心的問題是上網流量費用高,占比為10.0%。 “這說明通過市場主體的宣傳和用戶的主動學習,用戶更加關注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對賬戶資金安全防范意識提升明顯。經過市場主體的持續(xù)努力,移動支付應用場景和受理環(huán)境建設更加完善,能夠更好地支持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眻蟾嬲J為。 2018年,用戶認為未來移動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中,安全性排名第一,占比為77.8%,較2017年有所提升;排名第二位的是應用場景范圍,占比為65.2%,較2017年有所下降;服務質量和便捷性排名第三、第四。這說明用戶對移動支付的安全性更為關注,同時也注重服務質量、支付體驗的持續(xù)提升。 (文章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微信公眾號)